一、学问与读书
许多人对学问有很大的误解,却又不能不谈。最大的误解在把学问和读书看成一件事。
学是学习,问是追问。学问是任何人对于任何事理,由不知求知,由不能求能的一套功夫。
学问的方法甚多。人从堕地出世,没有一天不在学问。有些学问是由仿效得来的,也有些学问是由尝试、思索、体验和涵养得来的。读书不过是学问的方法之一种,它当然很重要,却并非唯一的。
二、生活与心灵
生活对于有生之伦是唯一的要务,学问是为生活。
人有肉体,有心灵。肉体有它的生活,心灵也应有它的生活。肉体需要营养,心灵也不能“辟谷”。肉体缺乏营养,必酿成饥饿病死;心灵缺乏营养,自然也要干枯腐化。
人为万物之灵,就在他有心灵或精神生活。所以测量人的成就并不在他能否谋温饱,而在他有无丰富的精神生活。
三、学问、生活
学问是精神的食粮,它使我们的精神生活更加丰富。肚皮装得饱饱的,是一件乐事;心灵装得饱饱的,是一件更大的乐事。
一个人在学问上如果有浓厚的兴趣、精深的造诣,他会发现万事万物各有一个妙理在内,他会发现自己的心涵蕴万象,澄明通达,时时有寄托,时时在生展,这种人的生活决不会干枯,他也决不会做出卑污下贱的事。
四、思想
学与问相连,所以学问不只是记忆而必是思想,不只是因袭而必是创造。
凡是思想都是由已知推未知,创造都是旧材料的新综合,所以思想究竟须从记忆出发,创造究竟须从因袭出发。由记忆生思想,由因袭生创造,犹如吸收食物加以消化之后变为生命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