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损失、获益
与占便宜相比,人更不喜欢遭受损失。实际上,受损失时对人的心理打击要大于同等程度获益时的愉悦心理。
二、社会规范与市场规范
我们所生活的社会存在两套规范,一种是规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行为的社会规范;另一种是规范买卖、工资等经济行为的市场规范。但是,这两种规范不可共存。
对于社会性动机努力工作的人,如果跟他们谈金钱,他们最初的社会性动机就会消失。
很多人努力工作的原因不全是为了钱,还为了“受到上司表扬”、“让别人认可自己的才能”、“被大家重视”等。所以对于企业来说,还要重视员工的这些社会性工作动机。
三、替代报酬
散步锻炼是有益健康的,但与健康相比,需要花很多的时间、要换运动鞋、走路很痛苦等缺点,让人们对散步锻炼望而却步。
与长期效果相比,人更倾向于追求短期效果。因此,需要长期坚持才能见到效果的健康,往往很难打动人。
这时要想驱动人行动,就需要“替代报酬”,即要让人感受到做这件事比不做这件事更有好处,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
四、专心
我们头脑中的熟虑系统,不善于同时处理两个信息。虽然有的时候我们貌似可以同时做几件事情,但实际上,那种“一心多用”的状态只能维持很短的时间。
当我们同时处理两个或多个信息的时候,大脑内部就会发生相互干涉,因此延缓了反应速度。
五、损失厌恶与奖金
在人的心中,与“想获得更多的收益”相比,“不想蒙受损失”的心理更加强烈,这就是“损失厌恶”心理。
奖金制度能够非常有效地发挥员工的干劲,但若想把奖金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应该预先支付奖金。
原因是损失厌恶的心理,驱使员工为了不还钱,而拼命去实现那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