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阅思

阅读滋润精神,思考孕育智慧!

诺伯特·M·明德尔《新经济下的财富管理》读书感悟

不要站在一边等着投资的好机会,不参与市场才是风险最高的投资策略。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应找到符合个人性格和风险容忍度的简单投资策略,并长期坚持,争取取得市场平均收益率。


原文摘要:

金融学的本质在于风险和收益的权衡。风险和收益管理是财富管理最核心的内容,不参与市场尽管能规避风险,但长期的“现金为王”也丧失了财富迅速增长的可能性:接受并管理风险才是正确的投资策略。

对于大多数力求财富保值增值的人来说,简单透明的投资方法、易于理解的风险管理思想、更宏观的财富管理态度,才是真正可以掌握并付诸实践的。多数复杂的产品有利于管理人,但是对于投资者的财富管理帮助有限。

真正的成功,应当是财务充裕、身体健康和自我价值实现等多种因素的结合。

我们一路走来犯了许多错误,但我们成功避过了一个最大的危险,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将客户的利益置于自身利益之上。

对于任何没有可靠和容易理解的经济基础的所谓项目,都应该极度谨慎。如果一项投资不具有流动性和透明性,那它一定有本质的问题。

掌握太多的信息并不一定会让你做出更好的投资决定。

购买并持有永远是个人投资者最好的长期投资策略,而高额的前端申购费用鼓励了购买并持有这一策略。

大量个人投资者在巨大的泡沫阶段迷失了自己,认为投资的成功主要归于自己的投资技巧,而不是形成中的巨大牛市这一事实。

建立和坚持一个可持续的投资策略比分析现在市场上哪只基金或者股票是最好的更加重要。

个人投资者是情绪化的,情绪主导了他们的投资决策。投资者自己管理投资的结果似乎是,他们更加受到情绪的影响而频繁地下单交易。

个人总是容易过于自信,不注意金融的基本原则,或者只是简单地认为,糟糕的事情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人们的行为并不理性,也不见得总是追求自身利益。对于什么事情最好、最健康或者最有成效,人们通常一清二楚,但实际操作起来却很难。

损失的痛苦与获得收益的喜悦程度相比,前者要比后者高出大约2.5倍。与追求收益相比,投资者更倾向于努力避免损失。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损失规避”。由于投资者对损失高度敏感,也会导致当市场形势不好的时候,出现投资恐慌性出逃的场景。

错位效应是指投资者经常发生投资错位,即持有一笔损失投资的时间过长,而卖出一笔获益投资的时机太早。

要想一直超越市场是不可能的,长期来看,投资者希望取得的最好表现就是市场平均投资收益率。

对投资进行适当的多样化处理,并不是说要把多少只股票纳入投资组合中,而是要处理好各只股票之间的相互关系。整体投资组合的风险程度取决于各类投资的协方差,也就是她们彼此之间的关联程度。

通常来说投资者都很容易情绪化,他们总是容易在低位的时候卖出,而在高位的时候大量买人。投资的再平衡就是要卖出获利盘,购买那些低价股。投资再平衡实际上还可以帮你降低投资的波动性。


推荐阅读:

  • 2024-10-03乔丹·格鲁梅特《以终为始的人生智慧》读书感悟
  • 2024-09-16槽叔《你的第一本保险指南》读书感悟
  • 2024-03-24MJ·德马科《百万富翁快车道》读书感悟
  • 2023-01-07平·范·弗利特《低风险高回报》读书感悟
  • 2022-11-20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非对称风险》读书感悟
  • 2022-10-10霍华德·马克斯《投资最重要的事》读书感悟
  • 2022-09-26埃里克·乔根森《纳瓦尔宝典》读书感悟
  • 2021-12-06霍华德·马克斯《周期》读书感悟
  • 2021-03-14贝克·哈吉斯《管道的故事》读书感悟
  • 2021-01-04内藤谊人《金钱的有缘人和无缘人的心理法则》读书摘要(一)


  • 静阅思 Powered By Z-BlogPHP 备案号: 鲁ICP备18044871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