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阅思

阅读滋润精神,思考孕育智慧!

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发现心流》读书感悟

原文摘要:

在日常生活的很多活动中,我们的心、意、念处于分离状态,甚至相互抵触。想做的事、该做的事和正做的事不是一回事儿。而在心流体验中,人会全身心投入某种活动,欲望、意图与思绪协调一致,充满了和谐顺畅的精气神。

处于心流状态时,我们并不觉得快乐,此时神智专注,注意力都集中在活动上。可完成任务后,我们回顾刚刚发生的一切,就会生出一种充实美满的感激之情,快乐也会发自内心地喷涌而出。经常体验心流状态的人未必比其他人更快乐,可他们容易体会到持久的成就感也更自信和自尊。

如果人们能将空闲时间用于运动、艺术或爱好,便可具备感受心流的条件;如果空闲期间无所事事,人的精神混乱度将大为升高,整个人只觉得懒懒散散,兴趣全无。

许多工作或多或少都有一部分需要独立进行,因此就算无法乐在其中,你至少也要学会忍受孤寂,否则生活注定苦不堪言。

只要不是十分贫穷,再多的金银珠宝也不见得能提高人们的快乐程度。

虽然人们在自动自发时感受最佳,执行责任性工作时的心情却不见得最恶劣。当你做事的动机是因为没有其他事情可做,此时才是精神熵的最高点。

在目标明确、能够得到即时反馈,并且挑战与能力相当的情况下,人的注意力会开始凝聚,逐渐进入心无旁骛的状态。由于心流发生时,人必须投注全副精力,意念因此得以完全协调合一,丝毫容不下无关的念头或情绪,此刻自我意识已消失不见,但感觉却比平日强烈,时间感也有所扭曲,只觉得时光飞逝,瞬间已过数个小时。

心流体验宛若一块学习的磁石,帮助你发展高超技巧,并向高难度任务挑战。不论做什么事,若能一面乐在其中、一面不断成长,就是最理想的状况。

工作是否有助于个人生活的提升,并非取决于外在条件,而是在于我们的工作态度,以及面对挑战时我们能汲取何种体验与感受。

休闲并不比工作更令人快乐,拥有自由时间也不见得能提升生活品质,除非当事人知道如何有效运用空闲时间,但这份能力绝不是与生俱来的。

人们的工作态度是花很多心思去寻找捷径,以及设法减少工作量。但这种策略相当短视,假如能将等量的注意力花在寻找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上,人们想必能享受到更多的工作乐趣,甚至可能更加成功。


推荐阅读:

  • 2024-01-28埃米利·伊斯法哈尼·史密斯《活出意义来》读书感悟
  • 2023-08-19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读书感悟
  • 2022-08-03戴维·布鲁克斯《第二座山》读书感悟
  • 2022-07-16米哈里·契克森米哈赖《心流:最有体验心理学》读书感悟
  • 2021-02-13巴里·达文波《极简思维》读书摘要(一)
  • 2021-02-10奥里森·马登《人生苦短,把日子过好最重要》读书摘要(三)
  • 2021-02-06 奥里森·马登《人生苦短,把日子过好最重要》读书摘要(二)
  • 2021-01-27乔舒亚·贝克尔《极简》读书摘要(六)
  • 2021-01-02摩西奶奶《人生随时可以重来》读书摘要(六)
  • 2020-07-04塞缪尔·斯迈尔斯《品格的力量》读书摘要(五)


  • 静阅思 Powered By Z-BlogPHP 备案号: 鲁ICP备18044871号-3